近期,一项发表在《神经病学》期刊上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该研究显示,长期睡眠不足与中年时的大脑衰老密切相关,睡眠质量最差的人,大脑甚至可能比同龄人衰老近3岁。
针对这一热点,记者采访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“中医大一附院”)睡眠门诊医师何莎。
何莎告诉记者,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,进而引发大脑过度疲劳。这不仅会影响记忆力和反应能力,还会导致执行能力减弱,语言、思维能力下降等问题。
“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,还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诸多不便。”何莎表示,大脑衰老的迹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表现。记忆力下降、执行能力下降、语言思维能力减弱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变差,都是大脑衰老的明显信号。
例如,常常忘记刚刚想做的事情,以前能够轻松完成的工作现在变得困难重重,表达不清楚思路,甚至听、说、读、写都受到影响。此外,情绪控制能力下降,容易发脾气或情绪低落,也是大脑衰老的表现之一。
除了对大脑的影响,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对身体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。
何莎解释道,免疫力低下、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、内分泌失调以及情绪波动等问题,都与睡眠不足密切相关。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、高血脂患者以及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,长期睡眠不足更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健康问题。
“睡眠不足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。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身疲惫,增加精神压力,使人注意力无法集中,情绪波动大,情感脆弱,容易发脾气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还可能引发抑郁症、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。”何莎说。
“那么,该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?”记者问道。
何莎表示,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因人而异,但一般可以从入睡时间、夜间醒来次数、睡眠时间以及日间活动功能等方面来综合考量。如果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,夜间醒来超过2次且无法快速入睡,睡眠时间小于6.5小时,并伴有日间精神差、躯体不适或情绪问题等,那么就需要警惕自己的睡眠质量了。
针对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,何莎从中医角度给出了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。
首先,要营造适合睡眠的环境,保持光线黑暗、环境安静、温湿度适宜。其次,要规律作息,调整生物钟,尽量保证每晚22:00-23:00之间入睡,早上6点至7点起床;其次,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刺激,建立卧室—床—睡觉的观念,调整饮食结构,避免过晚进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。睡前可听音乐放松,或通过冥想、正念等方法来缓解情绪。
在中医调理方面,何莎介绍说,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汤剂、膏方内服或中成药来进行调理,或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、拔罐、艾灸,头面部经络疏通疗法、刮痧治疗、耳穴、中药泡脚等来改善睡眠情况。
何莎提醒说,长期睡眠不足对大脑和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。大家应该重视自己的睡眠质量,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睡眠,以维护大脑和身体的健康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冷赛楠 李明栩 徐小迪
编辑 刘思博
二审 杨韬
三审 刘丹